2002年,我国电梯行业电梯年产量突破6万台。中国电梯行业正在掀起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三次发展浪潮。出现在1986-1988年,第二次出现在1995-1997年。中国电梯年产量增长的里程碑如下表所示。
1915年,位于北京南门的北京饭店安装了三部奥的斯空调单速电梯,其中客梯两部,七层七站; 1个杂梯,8层8站(含地下1层)。
1921年,烟草信托集团英美烟草公司在天津设立的“大英烟草公司天津厂(1953年更名为天津卷烟厂)”厂区落成。工厂内安装了六台奥的斯公司的把手式货梯。
1924年,天津阿斯特饭店在改扩建工程中安装了奥的斯电梯公司运营的客梯。其额定载重量为630kg,交流220V电源,速度1.00m/s,5层5站,木制电梯轿厢和手动栅栏门。
1927年,上海市工务局建设处工业机电单位开始负责全市电梯的登记、审查和许可工作。 1947年提出并实施电梯维修工程师制度。 1948年2月,制定了加强电梯定期检查的规定,体现了我国早期地方政府对电梯安全管理的重视。
1931年,瑞士迅达在上海怡和工程公司设立代理处,在中国开展电梯销售、安装和维修业务。
1931年,美国人开的深长洋工头华才林私人在上海市常德路648弄9号开办了华凯基电梯水电铁厂,从事电梯安装维修工作。工厂成为中国人开办的一家电梯工程企业。
1932年11月,中国台北市台湾省聚源百货安装了台湾首台商业电梯。 1959年,台湾省高雄市大新百货安装台湾首台自动扶梯。
1935年,位于上海南京路与西藏路交汇处的大新公司安装了奥的斯公司两轮单人自动扶梯。两台自动扶梯分别安装在铺好的商场到二楼和二楼到三楼,面向南京路大门。这两种自动扶梯被认为是中国早使用的自动扶梯。
到1949年,上海所有建筑安装进口电梯约1100台,其中美国生产500多台;其次是瑞士生产的100多个,以及英国、日本、意大利、法国、德国、丹麦等国家生产的。丹麦生产的一台交流二速电梯额定载重为8t,是上海解放前额定载重的电梯。